近日,“低空技术与应用场景”主题论坛在苏州举办。论坛汇聚了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科研机构人士,围绕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演进、应用探索与产业生态构建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低空装备的持续突破,低空经济正从概念构想加快走向实际应用,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迈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介绍了当前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方向与发展规划。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均获得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涵盖空域管理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技术研发支持等方面,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在主题报告环节,嘉宾聚焦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探讨其未来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推动社会运行方式向智能化、立体化方向演进。

体系构建:数智赋能产业生态创新
在“低空体系构建与产业基石”专题研讨中,多位专家从系统视角出发,阐述低空经济的技术架构与生态培育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专家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赋能,是实现低空装备智能管控与高效运行的关键,将有效推动产业生态创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则聚焦飞行汽车的构型演进与安全性能,强调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标准是飞行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基础。

场景拓展:多元应用助力城市治理
“低空应用生态拓展与场景创新”环节重点展示了低空技术在多领域的落地实践。
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分享了无人机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成功案例,呈现低空技术对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积极价值。

蜂巢航宇科技董事长介绍了低空智能管控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突出一体化管控在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低空专项办主任从基础设施运营角度,系统阐述了起降场配套及低空装备的运营策略,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空经济生态提供思路。

双重驱动:技术标准协同推进产业成熟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依靠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的双轮驱动。企业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政府与行业组织需加快建立完善标准规范,为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提供支撑。此外,推动跨领域协作与资源共享,也是加速低空经济成长的重要路径。

论坛期间举行了首批无人机国家强制性标准符合性证书颁发仪式,标志着我国低空产业发展进入“标准引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获证企业代表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技术能力,积极助推行业标准化建设。

本次主题论坛为各方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标准体系日益完善,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
